德國Gigahertz Optik,測光表、探測器、UV-VIS-NIR 輻射計,用于光醫學的光測量設備,MSC15-Bili,藍光光療輻射計
MSC15-Bili
藍光光療輻射計,用于測量治療新生兒非結合型高膽紅素血癥的輻照度。
藍光光療
藍光光療是治療非結合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最常見治療措施。
光療的有效性受幾個參數的影響。這些包括光譜、光源與照射表面之間的距離、照射強度、照射表面和照射時間。光譜范圍約為 400 至 500 nm 的光,峰值在 460 nm ± 10 nm 被認為是治療高膽紅素血癥的最有效方法。
通常的光源是藍色熒光燈管和藍色發光二極管 (LED)。
每個光源都會老化
隨著光源的老化,其輻射強度通常會隨著運行時間的增加而降低。因此,通常由專業人員或服務技術人員定期測量光療設備的光強度。
并非每個光源的老化情況都相同
這種周期性控制需要每個燈管的可預測老化行為。如果光源老化更快,則存在輻射劑量過低的風險,從而導致治療無效。
例如,在英國,國家健康與護理卓越研究所 (NICE) 發布的最新國家衛生服務 (NHS) 指南建議在進行任何治療之前測量輻射強度。
不同的估值方法
歷史上出現了各種測量輻照強度的方法。
平均光譜輻照度在國際上最常顯示為被測值。但是,在某些情況下,不同制造商之間確定它的波長范圍會有所不同。
美國兒科學會 (AAP) 在 2011 年的最新建議要求在 460 nm 至 490 nm 范圍內的平均輻照度至少為 30 μW/cm2/nm。以前的 AAP 指南規定了 430 nm 至 490 nm 的更寬波長范圍,該范圍仍被許多制造商和診所廣泛使用。該指南還指出,應避免使用大于 60 μW/cm2/nm 的輻照度。
歐洲的制造商必須根據 IEC 60601-2-50:2009 + A1:2016 標準測試藍光光療燈。本標準規定了膽紅素 Ebi 的總輻照度,其定義為 400 nm 至 550 光譜范圍內的積分輻照度,以 mW/cm2 表示。
兩種不同的測量方法
寬帶測光表(輻射計)由探測器構成,其寬帶光譜靈敏度通過濾光片適應 AAP 或 IEC 規范。這種相對簡單的技術的特點是光譜靈敏度容差相對較大。當使用這種測量設備測量來自不同制造商和技術(熒光燈管、LED)的燈時,這通常以較大的測量偏差的形式表現出來。因此,寬帶測光表的使用通常僅限于特定型號的光療設備。
光譜光測量設備(光譜輻射計)設置有光譜檢測器,用于測量照射強度的光譜分布。平均或積分輻照度是根據測得的光譜數據計算得出的。光譜照度計提供精確的測量結果,無論燈的發射光譜如何。由于光譜探測器的日益小型化,這種精確和現代的技術也可用于手持設備。對于技術感興趣的用戶,這些測量設備還提供有關光源發射光譜的信息。
可追溯的測量結果
校準后的測量儀器應具有與美國國家計量研究所 (NMI) 相當的測量值。這需要測量儀器校準的可追溯性符合 NMI 標準。此外,經認證的測量實驗室越來越多地必須證明其測量設備已經過 DIN EN ISO / IEC 17025 認可的測試實驗室的測試,以確保其測量值的可追溯性。
如果測量儀器制造商的測試實驗室獲得國際公認的認證機構的認可,則測試方法及其可追溯性將被記錄在案,并作為認證的一部分定期進行審核。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國家認證機構是德國認證機構有限公司 (DAkkS)。
光譜照度計 MSC15-Bili
MSC15-Bili 是一款緊湊型光譜測光儀,用于測量藍光光療中的輻照度。測量設備測量平均輻照度和積分輻照度。不同的光療系統不需要校正值。
該計量器為以下每個指標提供單獨的顯示屏幕:
- AAP 2004 指南,430 nm – 490 nm 平均輻照度,單位為 μW/cm2/nm
- AAP 2011 指南,460 nm – 490 nm 平均輻照度,單位為 μW/cm2/nm
- IEC 60601-2-50 膽紅素總輻照度,Ebi,400 nm – 550 nm,單位為 mW/cm2
- 光譜輻照度 360 nm – 830 nm,包括勒克斯、CCT 和 x、y 色度
對于上述每種膽紅素測量,還提供帶有光譜功率分布圖的顯示器。用戶可以將儀表配置為僅顯示所需的顯示屏幕。
操作直觀,通過彩色觸摸屏顯示器完成。電池專為一整個工作日設計,可以使用標準 USB 充電器充電。
MSC15-Bili 帶有 DAkkS 測試證書。千兆赫茲光學測量實驗室已通過 DIN EN ISO / IEC 17025 認證。